杭州刑辩律师-浙江律师网
欢迎光临本站
 
 
欺诈农民、哄骗领导之攻略
作者:笑笑生    发布时间:2020-06-12

杭州城东下沙街道的几个农村社区,随着国家开发力度的加大,社区原先的村长书记们一下子吃香起来了,彻底摆脱了泥腿子身份,进而转化为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些损农民利益而达到肥己之徒们,也因为有了一定的财富与社会地位后,一下子在上级领导眼里成人才了,今天本文剖析一下为啥这些没开发前是不名一文的社区村干部,一开发就比那些办了一辈子厂的,真正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农村能人更有钱有地位。

通常来说,能做成村干部的那些人,基本上是在社区有点小名气或能被上级领导关心的人士,这些人平时吆三喝四的在下沙街道这个小圈子里混,与一些本地干部都是有些搭的上边的人士,平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在一起,故一有机会,这些所谓吃的开的人士很快就会有机会上位,上了位以后,这些人士因本身文化水平、能力素养有限,能真正为民办事的也是不多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能力也有超强的,但那仅是例外。就算个别社区的村干部有文化但如果没有道德底限,可能对农民利益损害更大,隐蔽性更强。

那些道德与能力并不是很好的村干部之所以能盘踞村长书记之尊位,系其平时欺诈农民有独到之处的原因。一般来说,农村社区都有个独特的群体,这个群体其实在很多村民眼里是害村之群,因为这个群体的人员文化素质、与社会现实脱节层度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上级领导系于儒教文化圈子的考量,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逢年过节总是要慰问这个群体的,而在农村,这个群体确实也曾起过带头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群体并不如上级领导认为的那样还能代表着先进性。村干部略微施点小恩小惠,这个群体就会到处去上级部门说干部的好话,更有甚者,这个群体还有个可怜的想法,如果社区村干部对村民利益有损害,这个群体就会去上级领导处游说,让这个村干部继续做下去,直到事情全部做完为止,所谓的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的弱智想法。这个群体永远不会想到,烂到骨子里的臭屁股是永远擦不干净的,只会越擦越臭,直到大家臭死为止。毕竟那些损害百姓利益的村干部并没有身家性命的保证金压在村干部位子上,如继续让这种不负责任的干部在位上,只会让百姓利益损失更大。但为啥这个群体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想与上级领导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关系,这个群体在领导面前永远只有领导想听的话,故领导走群众路线时,这个群体往往代表了社区全部村民,村干部也常常推出这个群体的人员做领导的询问对象,那些害村之村干部永远不会推出年青农村人才给领导认识,免得领导有培养年青人才的想法出现,更不会推出平时要为社区农民说话的群众与领导对话,否则会露馅。说到这里,笔者就此批露这个群体是什么样的人群,这个群体就是以老党员老干部自踞的群体,我们不想否认这个群体曾经的先进性,也不想否认上级领导对这个群体的尊重的必要性,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尊重这个群体不一定是要以这个群体意见为尊的,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英雄也会有落幕时。笔者总结一下这段话,就是虚尊老党员老干部群体,上级走群众路线时推这个群体去应付,这个群体是不会对现任村干部损村肥己之所为有任何异议,因为平时的小恩惠与受党教育多年,足以让这个群体蒙蔽失声。

村里还有一些势力,村干部也是得罪不起的,这些人游手好闲,整天盯着社区范围内能获利的业务,平时也与这些腐败村干部在一起称兄道弟的,这个群体都是一些好勇斗恶之辈,如果有赚钱机会,村干部也得考虑这个群体的利益,而这个群体也需要村干部的赏识,双方各取所需,村干部摆平了这个群体,他的那些损民肥己行为就又多了一个同盟军,少了一个监督主体,毕竟大多数社区农民的本性都是目光短浅的,象这种天天往社区跑、外面路子也比较多的村民还是比较少的一个群体,摆平这个群体后,村干部的监督压力又小了一点,通向财富之路又宽敞了点。社区的大多数农民还是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习惯于闷头干活。所以为什么说农民是最可爱的也是最可怜的一族,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五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让这些闷头干活的农民有了不能轻易摆脱的奴性思维,总以为大多数人跟我一样的思路,而这个大多数却恰恰是最弱势的一族,利益最容易被侵占的一族。当然那些地痞农民其实也是可怜虫,那些村干部随随便便扔几块骨头就让其轻易的满足,却不知他们在捡到芝麻的情况下,整个西瓜都扔掉了而不自知。笔者一句话总结,这些自以为聪明的农民得到的利益其实远小于失去的。

解决了老党员、老干部、一些专门吃窝里食的地痞农民后,下一步村干部会怎么拿捏呢,那就是搞一言堂、走过场的方式,如果有必要的话,里外勾结来个量身定做方案。现在笔者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村干部要社区代表、党员背书时,他们会搞点形式化,更有甚者,把开会签到附在所要表决的材料上,以此向上级反应开会事项得到村民代表或党员的大多数通过,符合法律程序以哄骗上级领导。笔者也多次耳闻,村里如召开所谓的会议,往往仅是在会上通读一下,让下面的人连个表决机会都没有就直接宣布散会,如果参会者要烦村干部,则村干部连开会的机会都不给,一年就开个一二次,会上也基本上内容语焉不详,让参会者都云里雾里,不知所以。这些村干部有了这些开会记录,就可以去上级部门反应其工作到位了,上级部门一般总是信任这些社区干部的,一般只要这些社区没有闹事让上级烦心的,那在上级领导心里,这些干部基本上是称职的,只要村民是顺民,就算这种社区干部天天在外面鬼混也基本不过问,因为上级怕打破生态平衡,唯恐动了这些村干部会导致天下大乱,从而也助长了这些村干部的腐败因素,败坏了党的形象。笔者认为村干部的种种所作所为,上级部门不愿真正走群众路线也有一定的原因。

说了那么多,那看官肯定会急躁了,你说了那么久,到底这些村官是如何发财致富的呢?由于笔者是圈外人,所知也不是很多,只能就平时感受到的、听到的及推测到的来说个一二,让看官明白其中的奥妙之所在。最简单的估计是银行系统为了拉存款而给予的回扣吧,那些拆迁社区因有巨额存款,拆迁社区的村官们一下子在银行家眼里成了香孛孛了,杭州市最近几年商业银行拉存款除支付国家法定利息外,还额外给存户回扣,从近几年的行情看,回扣数高低不等,但基本上都是在2%以上到4%之间不等。作为掌握巨额资金的村干部有没有可能有这种隐性收入,笔者不敢妄语。但笔者也耳闻有些社区村干部,在银行存有巨额存款的情况下,社区需要支付资金时,宁可向银行贷款支付也决不向存款行支取的行为来看,问题估计不是一般的严重。当然这点毛毛雨的财富估计也入不了那些村干部的法眼,大多数情况下的存款估计也仅是人情债而已。

贪腐村干部还有种收入来源估计是社区物业租赁方面的隐性收入了,很多社区村干部利用40平方留用地现价出租给利益相关人,但文章就做在租赁期限与价格增幅上,合同法的最长租赁期限是20年,村干部一租就是20年了,如果合同法规定最长租赁期限是100年,那些村干部照样敢把物业租成100年。在出租物业时,个别社区干部设置种种障碍,进而量身定做,让那些本有能力的承租人得不到租赁权,而把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租赁权让渡给那些暗中勾结的人,这当中有巨大的腐败问题,村民的权益也受到巨大的侵占,但这些村官因摆平了本文上述的人,利用上级对市场经济不敏感,从而达到损公肥私的目的。笔者认为上级领导应多走群众路线,多走访那些年青有文化的农民,不用担心社区农民会成为恐怖分子,农民的憨厚本性会因领导的到访而受宠若惊,社区农民会把那些平时听不到的声音传过来。

当然最大的隐患估计还是在留用地的开发上,很多社区领导因为能力有限,独立开发是吃力不讨好,而合作开发的油水是异常的丰盈,故一般有贪腐之心的村干部肯定愿意走合作开发的模式,合作开发的油水从何而来,那里面的文章可不是一般的屁民能吃透的,笔者也仅仅是了解了个皮毛,结合很多实例,笔者发现合作开发者相对社区土地价值来说,基本上是空手套白狼。按正常的商业形式,合作开发是同时投入相应的财物,然后根据投入比例来确定相应的比例,然而现在很多地方的留用地合作开发是发生异变模式了,往往是社区出土地,折成相应的投入款,而合作方却出很少的资金,却占有巨额的股份与收益比例,而台面上社区可能占有政府规定的不少于51%比例的股份,私底下却还签张收益让渡协议,让社区让渡25%左右的收益给合作方。笔者了解到不少留用地合作开发项目中,合作方拿社区土地去抵押融资,然后用以开发,为了让社区占更少比例的股份,合作方往往虚增投入比,以此来稀释社区的股份比例,从而来侵占社区的巨额利益。这种合作开发模式不是正常人还真的想不出来呀,难道我们社区农民真有如那些干部认为的那么愚蠢?答案显然不是的,主要还在于社区农民有逆来顺受的性格所决定的,被那些干部鱼肉习惯了而已。笔者认为真正用商业模式才能解决这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贪腐村干部的水平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贪腐技能数不胜数,但笔者深信,要解决这种问题也并非难事,关健是上级领导的整贪决心。当然人治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相信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彻底根治。笔者不才,愿意提几个小建议,对当前社区工作,应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只有严格依照村民自治组织法及相关国家法律,依法治村,让农民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不要试图时时刻刻干预村干部人选,那些损害党的形象的小丑自然会随之消亡,社会风气也会随之风清气正。

瑾以此文献给那些先进的村干部,包括但不限于高沙社区村干部、新元社区村干部、下沙社区村干部、中沙社区村干部、七格社区村干部等,贵社区的农民因你们的杰出表现而让后进村干部有了进步的动力,也让后进村民对本社区的干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了参照的对象。因为你们的优异表现,足以让那些腐败村干部一辈子生活在自责中,足以让这些卖村坑民之贼在社区发展史上刻上耻辱的络印,足以让其终其一生在百姓的唾骂中卑贱的死去。

                           浙江律师网特约杭州李律师撰稿

                                   2017529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法律知识 律师推荐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浙江律师网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金沙大道600号东部
    国际中心东峰1302—1304
    Copyright © 2019 浙江律师网 严禁复制,违者必究  浙ICP备09068647号-3